日内瓦,2016年7月4日 —— 今后三年,借助欧盟初期拨付的600万欧元,联合国减灾办公室(UNISDR)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将致力于减少全球最易受灾的一些城市的灾害损失。 欧盟国际合作和发展委员耐文·米米卡(Neven Mimica)先生称:“加强灾害风险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仙台减灾框架》的重中之重。 我很荣幸在欧盟支持下,这个项目将帮助脆弱的城市提高抗灾韧性,加强地方政府对未来风险的认识,促进这些城市的居民参与降低灾害风险。”
青年组织在尼泊尔培训中获益
加德满都,2016年3月24日 —— 上周,联合国人居署城市青年基金(UN-Habitat Urban Youth Fund)与尼泊尔非营利性组织国际携手(HANDS International)合作, 为加德满都青年组织开办青年基金管理培训班。 这次培训是城市青年基金能力建设活动的组成部分, 致力于赋权和支持得到项目资助的青年组织。 出席培训活动的有国际携手组织首席执行官Shaikh Tanveer Ahmed先生。他承认需要开展类似的培训,这对青年项目的成功施行十分必要。“青年是任何国家的财富,是国家的未来,”Shaikh Tanveer Ahmed先生说。 这次培训致力于使青年组织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管理项目、项目报告和项目财务报表。培训课程使学员们可以针对青年发展工作沟通和交流意见、方法。
社区信息中心在尼泊尔辛胡巴佐克县正式开放
尼泊尔辛胡巴佐克,2015年9月25日 —— 上周,在距离加德满都约66公里的辛胡巴佐克县的Sipapokhare村发展委员会(VDC),社区信息中心(CIC)正式向大众开放。 在同县的Irkhu村发展委员会(VDC)也设立了社区信息中心(CIC)。 社区信息中心(CIC)旨在通过在技术方面援助和指导地震灾民建造抗震房屋,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在多尔卡(Dolakha)县、加德满都、勒利德布尔(Lalitpur)县和巴德岗(Bhaktapur)县也设立了社区信息中心(CIC)。
辛胡巴佐克县发展委员会(DDC)信息官、主宾Yug Bahadur Khadka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称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对于社区信息中心(CIC)的顺利运作至关重要。他表示,相信当地居民将从社区信息中心获取最大的利益。
联合国人居署、ARCADIS公司和天主教鲁汶大学帮助尼泊尔重建
加德满都,2015年8月24日 —— ARCADIS公司、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 天主教鲁汶大学(KU Leuven)合作,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立即开展行动,推行城市重建和发展项目。
该项目针对4月25日爆发的地震,旨在协助加德满都谷地受灾最严重的古代区域开展重建。
ARCADIS公司援助的住房项目是联合国人居署与该公司的伙伴关系的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全球各地迅速增长的城市的生活质量。
住房项目于8月24日至9月5日实施,ARCADIS公司的五名职员将远赴尼泊尔,与远程支持团队一道,支持本地城市和小区工作组开展城市重建和规划。7月,ARCADIS公司的两名职员与联合国人居署的一名顾问合作,为项目制定了项目计划。
上百人参观可持续住房展览
加德满都,2015年8月24日 —— 包括从业者、 企业家以及学生在内的数百人参观了 为期三天的 “可持续及更安全住房技术”展览。
参与者的反馈表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的住房都迫切需要抗震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展览会的间隙,主办方围绕相同主题组织了为期半天的研讨会,城市发展部联合秘书萨姆布(Sambhu KC)在研讨会上发言时强调,需要引进低成本的重建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地震灾区的人们就能够修建抵抗多种自然灾害的房屋。
联合国人居署项目主管帕德玛·桑德尔·约施(Padma Sunder Joshi)在研讨会上敦促政府制定相关战略,建设企业家能力,促进地区建设材料发展,从而实现更加绿色环保的重建模式。他同时还强调要引进技术人才,以满足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巨大的技术需求。
欧盟驻尼泊尔代表团项目主管乌非·杰森(Uffe Janson)表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对欧盟至关重要,他们会全力支持“更安全重建”项目。
支持尼泊尔社区
加德满都,2015年8月3日 —— Martha Ramtel,41岁,15年前失去了丈夫,在4月毁灭性的大地震中还失去了照顾她长大的父亲。 她来自尼泊尔辛杜帕尔乔克(Sindhupalchowk)县Dumin Danda村的达利特家庭,与四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她是工人,也把水牛皮当作原材料卖给当地企业主。她一年种的粮食只够吃三个月。
联合国人居署与当地非政府组织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论坛(CDECF)在她的村里实施临时避难所项目,提供物质支持。受这个鼓舞,又迫切需要在季风暴雨时保证家人的安全,她建造了一所临时避难所。
她使用当地就有的建筑材料,如竹子、木料和石头。她的避难所不仅技术过关,还建了临时厕所。她为所在的社区树立了榜样,证明独身女性只要得到充分的支持,就能建造安全适用的避难所。在尼泊尔,达利特人在社会上受歧视,经济上被边缘化。他们是最贫困的人口,应对能力有限。
季风期的避难所供应
尼泊尔地震后一个月滋生城市挑战
加德满都,2015年5月25日 —— 4月25日地震后一个月, 在联合国人居署召集下,尼泊尔国家规划委员会举行专家会议,评估城市化和重建的挑战。 主要问题是确认国家复兴的城市动力, 鼓励未来开展韧性的城市化。
无规划的城市化加大了未来的风险。在许多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小区和人口稠密的历史城市和城市周边城镇,开展重建极具挑战性。受灾农村地区的大量新移民涌入很可能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城市贫民面对的风险最大。
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提供安全的租赁房,从今后几个月收留灾民到鼓励建设新的租赁房。城市贫民指望常常过度拥挤的租赁房,加德满都被毁的城市住房主要就是租赁房,质量差,没有监督就擅自加盖楼层。破坏度评估目前还在进行中。
同样的问题在廉价宾馆密布的小区也很显著。这些宾馆的房客包括来自农村地区的游客和等待出国工作的人们。加德满都的Mitranagar New Buspark宾馆区损毁严重。
更好的重建
日本和联合国人居署于季风前和季风时向尼泊尔提供住房支持
加德满都,2015年5月13日 —— 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以来, 日本政府决定支持联合国人居署的人道主义行动, 在即将到来的季风前和季风时提供住房。 5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紧急拨款80万美元,通过联合国人居署援助辛杜帕尔乔克、多拉卡、加德满都、勒利德布尔和巴克塔普尔。
人道主义援助的紧迫性在暴风雨开始侵袭尼泊尔后进一步凸显,而季风将于四到六周后登陆。
昨天,加德满都及其以西地区再次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当时,联合国人居署工作组在辛杜帕尔乔克地区评估地震造成的损失情况,确认受灾村庄发展委员会。
随后发生了几次强烈余震。根据初步报告统计,今日确认至少死亡48人,而5月11日统计的死亡数是8150人。
向最弱势群体提供社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