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2019年3月19日 —— 上周,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 · 莫哈德 · 谢里夫女士和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联合发布了两份报告,分别是关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报告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
在内罗毕举行的发布会上,执行主任和常务副校长发布了《加强河流污染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及《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
谢里夫女士评价第一份报告称,报告突出了当今城市面临污水管理这项全球性的紧迫挑战。“污水排放是造成城市河流和其他地表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威胁公共卫生、环境和蓝色经济。全球紧迫的优先事项是加大对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投资,以恢复重污染城市河流的健康,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标6、目标11及《新城市议程》等全球目标,”她说。
执行主任还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效仿中国的经验,制定污水管理和河流治理的战略。
她随后介绍了第二份报告《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这份报告是辅助政策制定者和规划师的指南,提供净平衡碳排放的综合、可持续规划战略,推行被动式建筑设计做法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保护自然遗产,促进生态发展。
伍教授在讲话中强调,同济大学致力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将继续作为人居署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分享知识、创新的解决方案和资源,确认重要的热点领域,建立互利项目,以促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
他重申,两份报告都是人居署与同济大学长期伙伴关系的卓越范例,希望双方继续确认合作领域和机遇,包括可持续城市规划、保护城市遗产、污水管理及南南合作等。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的徐祖信教授介绍了《加强河流污染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的几大亮点,强调中国在这些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她指出,河流污染的主要根源是未处理的污水。她突出中国采取的某些行动,包括持续投资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从而提升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等。
她提及中国为改善城市河流水质面临的某些重大挑战: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备、排污管道破裂、污水系统非法接入供水系统。
“其他国家从这份报告中可以学习的某些做法包括:防止非法接入供水系统,需要运用维修技术把排污管道的破坏度降到最低,自动水砂充填,自动旋流分离,通过综合设计降低雨水管道流量,运营城市排水系统和小规模调蓄设施,”她说。
人居署资深人居顾问Thomas Chiramba先生总结了城市河流污染的根源:人口高增长,城市化和产业化失控,排污基础设施匮乏,治理不足,机构和技术能力及资金有限等。
这份报告研究的四个案例是:维多利亚湖区、巴勒斯坦伯利恒市、加纳的Densu流域和湄公河流域。
在专人主持的讨论会上,三位小组会议代表突出了不同机构在污水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李凤亭教授强调中国的经验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
李教授指出,40年来,中国的产业化造成了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治理污染已经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卫生是中国城市的一大难题。例如,在上海,居民住房狭小(上海住房面积为10平方英尺或5平方英尺),如果不善加管理,就会导致严重的水质问题。
环境署淡水部门主管Joakim Harlin先生突出联合国在治理污水方面的经验。他指出,联合国运用切实的解决方案进行污水管理,称河流是餐饮休闲的风雅之地。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把污水直接排入如此有益的水源。他指出,联合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勾勒了解决方案的框架:《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目标11的11.6“到2030年,减少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包括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管理等”和目标6的6.3“到2030年,通过以下方式改善水质:减少污染,消除倾倒废物现象,把危险化学品和材料的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将未经处理废水比例减半,大幅增加全球废物回收和安全再利用”。人居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是监控这一目标中各项指标的监管方。
肯尼亚产业研究和发展学院(KIRDI)首席科学家Kelvin Khisa博士描述了产业研究的经验,及研究与实践的割裂。他指出,肯尼亚的国民经济是线性经济,废弃物是用完即弃,因此非常不可持续。我们这个国家应势而动,需要做出改变,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废弃物,推行可持续的做法。
在结束语中,谢里夫女士强调,河流是交通运输和出行、食物供给(渔业)的有益资源,是不同文化中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城市河流治理污染的同时,需要关注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她说,“需要重新思考、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需要在生产、消费、治污、能力建设和意识培养的过程中重新思考。”